《玩轉腦朋友》:我們都擁有悲傷的權利
擬人化的情緒
Pixar把人們腦海中的五種情緒擬人化,每個角色代表一種情緒:阿樂(Joy),阿愁(Sadness),阿燥(Anger),阿憎(Disgust),阿驚(Fear)。五個情緒角色控制人的行為和管理回憶,而核心記憶是影響性格的重要回憶,個性島嶼代表自身的人格。而電影中講述女主角韋莉搬家後的情緒變化,以及她的成長。小編認為以情緒為題材的電影十分新鮮,少有動畫電影以情緒為主軸。
我們都擁有悲傷的權利
韋莉是一個樂觀的女主角,腦袋中以阿樂作主導,無論她遇到甚麼事,都嘗試樂觀面對,想像事情好的一面。就如韋莉一看到殘舊的新居,她心裏雖然感到失望,但都嘗試去想像如何佈置自己的房間,令自己開心一點。當她來到新的班上時,腦袋中的快樂情緒促使她很高興地介紹自己,但是心裏一直浮現悲傷的情緒,而她不懂得處理,認為只能用快樂來表達,因此她崩潰了。而韋莉腦海中的阿樂當然也不明白此事,直至她誤碰了一個核心記憶球,發現原來快樂的回憶背後也有一個悲傷的事很引起的,每一件事都是一體兩面的。她接受了悲傷的存在,不再排斥她,甚至讓她主導控制台。我們都應該擁抱悲傷,勇敢面對這些情緒,學會如何處理。悲傷是一件很正常的事,不一定要用一些正面的情緒遮蓋它們。
被遺忘的童年回憶
電影中「乒乓」這個角色令小編留下深刻印象。「乒乓」是韋莉想像出來的一隻粉紅色大象,陪伴韋莉渡過孤獨的童年。而在電影中,當阿樂和阿愁來到長期記憶存放區發現了乒乓,乒乓一直穿梭於長期記憶存放區中,等待有一天,有一天韋莉會再次與他冒險,一起去探索這個世界。可是到了最後,為了幫助阿樂回到總部,乒乓決定犧牲自己,留在記憶垃圾場,逐漸被遺忘、消失,而那些未完成的冒險沒法再實現了。這大抵是指韋莉長大了,大到不再需要乒乓的陪伴。原來當人逐漸長大時,漸漸看清了現實世界,會慢慢失去幻想的空間。從何時開始我們再不會天馬行空地想東想西,眼裏只看得見現實的殘酷,而在童年時一直緊握於懷裏的玩具,也逐一地送進了垃圾場。還記得小編每一次扔玩具時,都會告訴自己不會忘記那些好伙伴,但到現在,我能記得的玩伙寥寥可數。原來無論當初怎樣地信誓旦旦,怎樣地深刻,最後隨著時間流逝,那些動人回憶終會無聲無息地被遺忘。有時候,筆者腦海會閃過一些兒時片段,但手上拿著的,是哪件玩具,已經想不清了。